
2025-04-13 07:56 点击次数:67
#图文打卡计划#
普京充分利用时间差:3 月 11 日美乌吉达会谈,3 月 12 日俄军就插旗
其一、俄方显然算准了谈判节奏:先在谈判前36 小时发动总攻,用 “既成事实” 逼迫乌方接受 “以现有控制线停火”即承认俄收复库尔斯克。而乌方原计划以库尔斯克为筹码,换取美援重启,现在筹码消失,停火反而成了 “止损”。
其二、普京的底线:安全区>停火
普京12 日明确要求 “沿边境建立安全区”,实质是恢复 2022 年前边界,而泽连斯基坚持 “不割地”。俄议员科萨切夫直言:“当俄军在前进时,停火就是让乌克兰喘息的阴谋。”目前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地区进展顺利,苏贾市中心已经插上了俄罗斯国旗,再努力一把,甚至就能够一鼓作气把乌军赶出俄罗斯,普京肯定要趁美国中断军援和信息共享之际,加紧收复失地,因此,对于普京来说,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停战的理由。
库尔斯克战役已经证明,俄乌冲突已从“代理人战争” 转向 “本土决战”。俄方用特种部队 + 能源管道的 “苏联式狠招”,撕开了乌军依赖西方情报的防线;而美方恢复军援的速度,暴露其 “不愿失去乌克兰” 的焦虑。
接下来看两点:
① 3 月 15 日俄国防部将公布 “库尔斯克全歼战报”,俄军是否真的能够围歼万余乌军?
② 特朗普与普京的电话(佩斯科夫 12 日暗示 “可能本周”),能否让停火从 “30 天” 变成 “永久分界线”?
俄罗斯在2025 年 3 月对库尔斯克的加速进攻,正以“战场定谈判”的逻辑重塑俄乌停火博弈的底层规则,其影响可从三个维度拆解:
一、摧毁乌方核心谈判筹码,倒逼“城下之盟”
筹码清零:乌军自2024 年 8 月占领库尔斯克 1300 平方公里土地后,一直将其作为 “以俄领土换和谈” 的核心底牌。俄军3 月 8 日通过天然气管道突袭苏贾、3 月 10 日包围万余乌军,根据俄国防部数据显示已收复86% 失地,乌方 “保留库尔斯克控制线” 的幻想破灭。乌克兰军事记者布图索夫承认:“继续坚守已无战术价值。”
心理威慑:普京亲临前线指挥所,刻意选择在3 月 11 日美乌吉达会谈前 36 小时发动总攻,传递明确信号 ——“停火可以,但必须基于俄军现有战果”。正如俄议员科萨切夫所言:“协议是在前线写成的,不是谈判桌上。”
二、破解美乌“停火缓兵计”,掌握谈判节奏
识破“套路人设”:美方提议 30 天停火的核心动机,是让乌军借机从库尔斯克溃败中喘息,补充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、重组各条防线,而且马克龙3 月 11 日召集 30 国军方会议,宣称要组建安全部队,此时停火,有为欧洲组建“安全部队” 争取时间的嫌疑。美乌在2024 年乌方借停火之机,空袭莫斯科州,俄方对“停火即偷袭” 的前科记忆犹新,因此普京不得不防,俄高官索博列夫直言:“这是乌克兰圈套,旨在为军工升级争取时间。”
反将一军:俄军利用停火窗口期加速进攻,至3 月 12 日已完成苏贾外围肃清,对被围乌军形成 “瓮中捉鳖” 之势。此时若接受停火,俄方将失去围歼乌军精锐的机会;若拒绝,可进一步消耗超 1 万乌有生力量,迫使泽连斯基在后续谈判中接受 “以撤军换停火”。
三、重塑谈判框架:从“领土争议” 到 “安全区红线”
俄方底线明确:普京12 日重申 “沿俄乌边境建立安全区”,实质要求乌方退至 2022 年战前边界,彻底否定乌方 “不割地” 原则。库尔斯克的收复,正是俄方 “以战促谈” 的实操 —— 通过控制苏贾(能源管道枢纽)、穿插乌境内诺文科村(切断补给线),为 “安全区” 划定军事缓冲。
美乌立场软化:乌方之前要求北约驻军,现在被迫从“有安全保障的停火”退至 “无条件 30 天停火”,反映其战场主动权丧失;美方则在3 月 11 日恢复情报共享,试图用 “临时停火” 止损,但俄方拒绝 “为停火而停火”,坚持谈判必须解决 “北约东扩” 等根源问题。
Powered by 博彩娱乐平台会员资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